《哈尔滨理工大学报》

学校举行2017级新生开学典礼

时间:          作者:本报记者 陈 莹    




  本报讯 9月8日14时,2017级新生开学典礼在西区体育馆举行。校党委书记赵国刚,校长李大勇,校党委副书记陆岩,副校长杨春,纪委书记王志浩,副校长房文斌、满春涛、刘胜辉,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长群,选培办主任刘昌法出席大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学院院长、主管学生工作书记 (副书记)及军训师成员、全体新生辅导员、2017级新生及部分新生家长参加了开学典礼。典礼由纪委书记王志浩主持。
  大会首先举行了升国旗、奏唱国歌,升校旗、奏唱校歌仪式。电气学院电子信息工程17-3班由茗枫同学作为新生代表发言。他感谢哈尔滨理工大学圆了自己的大学梦,使自己的人生开启了新的篇章。面对全新的大学生活,要从第一步做起,尽快确立目标,为自己的大学生活规划出完美的蓝图。在学习之中向上向善,以高尚的品德、扎实的知识肩负起祖国和社会所赋予的重任。
  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15-1班肖雄同学代表在校生发言。他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全面认知自身,发掘兴趣爱好,对自己的专业和学习生涯进行科学的规划,制定四年的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在大学中倾尽“洪荒之力”,去尝试新的事物、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荣誉。牢记“知行统一、博厚悠远”的校训,秉承“自强不息、求是创新”的理工精神,践行“双实双崇”的文化品质,努力成为一名卓越的哈理工人。
  理学院陈丽丽老师代表全体教师发言。她建议同学们要明确目标,避免成为迷茫、困惑的人;要学会面对挫折,百折不挠,方能超越自我。陈老师谈到,“高尚之德行,独立之人格,博雅之学识,卓越之能力,坚韧之意志,责任之担当”,这是大学教育的内涵和生命力,也是每一位大学生的志向和追求。哈理工的明天,将会因同学们的到来而绚丽多彩;哈理工的精神,也将因同学们的坚守而历久弥新。
  新生家长王晓玲在发言中感谢学校领导及教职员工的辛勤付出与奉献,希望同学们“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坚定目标,撸起袖子加油干;天道酬勤,诚信豁达;三观健康,人生幸福。四年之后,同学们拥有一双健硕的翅膀,在蔚蓝的天空自由翱翔。
  李大勇校长在典礼上发表讲话,为2017级新生上了一堂精彩的入学教育课。李校长首先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7263名新同学表示热烈欢迎,向全校新生家长表示诚挚的谢意。李校长说,理工大学没有特别优美的校园,但数十年来培养了大批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专业人才,产出了大量支撑企业行业技术进步的科技成果,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哈理工文化,也因此成就了哈尔滨理工大学良好的社会声誉。建校67年来,从学校走出的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中,既有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一线工程师,也有学养深厚、成果丰硕的学术达人,既有携笔从戎、文武双全的军旅官兵,也有扎根边疆、服务基层的普通公职人员。他们以扎实的基础和踏实的作风,深得用人单位好评,他们就是哈尔滨理工大学的招牌。让我们有底气的是,有“知行统一,博厚悠远”的校训指引,有“诚实为人,踏实做事”的文化基因支撑,有“自强不息,求是创新”的大学精神鼓舞,合格的哈理工人无论走到哪里,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不会辜负国家的培养,都无愧于时代的需要,都是母校闪光的名片,都是母校永远的骄傲。同学们今天走进哈理工的校门,从此就拥有了和前辈们一样的名字———哈理工人,只要大家发奋学习,勤勉实践,自觉修为,明天一定也会成为母校扬名的资本,一定也会成为母校由衷的自豪!
  李校长告诫同学们,要始终牢记发奋学习,因为大学时代的核心任务是学习,放松学习等于放弃前程。要坚守学习为大的初心;要保持抵御诱惑的定力。要始终牢记勤勉实践,因为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是实践,只说不练永远不会干。要以教学实验培养“工匠精神”;要以科研实践培养创新精神。要始终牢记自觉修为,素质养成的有效途径是修为,不懂修为难成大材大器。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自觉修炼职业道德和个人美德。李校长与同学们一起分享了近日农民工刘大刚写在河南省实验中学教室黑板上的一段寄语:“不奋斗,你的才华如何配上你的任性;不奋斗,你的脚步如何赶上父母老去的速度;不奋斗,世界那么大,你靠什么去看看;一个人老去的时候,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失败,而是我本可以。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片海,自己不扬帆,没人帮你启航,只有拼出来的成功,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勉励同学们要始终牢记发奋学习、勤勉实践、自觉修为,靠自己的真才实学,换得通往成功的入门证。最后,李校长祝同学们学习顺利、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纪委书记王志浩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全体新生要牢记李校长的勉励和嘱托,希望李校长的讲话、家长的嘱托和老师们的期望、学长们的激励能化为同学们继续前进的不竭动力,珍惜在哈理工的美好时光,努力学习,培养实践能力,激发创新意识,主动做好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本报记者 陈 莹)

哈尔滨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9628次访问,全刊已有6580434次访问